

40年代的和興商店

李簡春緣女士小時候放學回來都要幫家裡賣東西,十五、六歲時參加先總統蔣公舉辦的山青訓練,當時忠孝路是角板山上最熱鬧的商圈,許多原住民都從溪口台爬坡經過角板山公園旁的大樹來到忠孝路採買日常用品。當時角板山沒有郵局,和興商店還要兼做「郵局代辦所」與許多後山的原住民結緣。早期復興區至大溪的路尚未拓寬,店裡要補貨非常辛苦,淩晨四、五點就得起床,走路至大溪鎮批貨,路程四小時來回就要花一天的時間。雖然當時有輕便車,但是大家都很節儉,回程時將貨品放在輕便車上,輕便車由人來推,上坡時得大家一起幫忙推車,下坡時才能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