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區高義里


高義村位於本鄉的中部,北起洞口,南迄蘇樂有大漢溪縱貫境內,東會布喬溪出境,其北側與羅浮村相鄰,由羅浮前往,有北橫公路通達,交通尚稱便利。全村有高山連綿,東有達觀山、夫婦山、西有鳥嘴山、李崠山。大漢溪流經此地時,河床切割烈造成溪岸大斷涯或斜坡,僅於距河底三、四百公尺以上的山腹、地勢漸緩,才適於山田耕稼,故本村境內的聚落,除蘇樂社之一部居住在於溪邊的台地外,其餘皆住於高山腹的緩斜地上。高義里在插天山對奎輝山一線以南,為後山三大里之一:面積八一‧七七平方公里,等於一中等鄉鎮。全里包括九個部落,分佈在大漢溪兩岸,只有色霧鬧在東岸,其餘皆在西岸北橫公路沿線。也就是說居民都集中於中央之高坡峽谷居住,廣大的東部、西部概為人文空白地帶。

色霧鬧(Sbunaw):高義村與義盛村以色霧鬧溪為界,色霧鬧部落在溪口之南岸,面對榮華。山壁陡直呈古銅色,為著名的榮華絕壁。東南倚夫婦山,海拔五00至六00之間,色霧鬧泰雅語原意為樹上有果實,或云為花生之意。譯音有座希布落、雪霧鬧、希布喬、石撫老等。居民原武道能敢,乾隆七年(一七四二年)遷來。日據末期,約有二十餘戶油嗚明、畢泰(Umin-Pitai)率領遷至上烏來。光復後,有八戶由塔莉‧哈泳(Tali-Hayan) 率領從哈嘎灣遷來。現為高義里7至8鄰,位於本鄉高義里東北部,在大嵙崁溪東岸支流西部橋溪南岸的夫婦山的山腰上形成聚落。因每回經過此處,常常起霧,總是雲霧圍繞著部落上方。經國民政府遷台後,命名為雪霧鬧部落。

內奎輝(Bnay:Qehuy):位於高義里9鄰。內奎輝部落原先稱Bnay,此乃舊部落的名稱。原內奎輝有兩個部落,分別為Bnay 及Qehuy,但現今舊部落Bnay的泰雅族人皆已遷至羅浮(大灣)部落,目前已無人居住。為唯一非峽谷內部的部落,座落在奎輝山東延山稜之南坡,高有千餘公尺,南望榮華溪谷,東距公路最近處達三公里,今大部份居民都北遷奎輝里,僅殘留數戶為一小部落,故名內奎輝。

榮華(Eka):位於高義村11鄰,其位置位於榮華溪以南,寶里苦東北坡,海拔八00公尺。民國十八年(昭和四年)由蘇樂移民至此而成一新部落,原作嘎瑜蘭。因民國60年興建榮華大壩後改名為「榮華」。榮華壩在此部落,榮華壩除了單純攔砂功能外,還可以發電。當初設計此霸時,加蓋10座閘門,利用抬高水位來發電,從壩開始設有5038公尺輸水道到義興電廠,發電量可達4萬千瓦。山下榮華溪口、南坡五00公尺公路上之警察派出所,光復後改榮華,轄洞口、卡義蘭、比亞外等部落、故三地亦合稱榮華。榮華攔砂壩即建於此,為大漢溪上游最大攔砂壩,惟完成後常引發峽谷之崩路段。

比亞外(Pyaway):部落位於高義村11鄰、12鄰,在卡維蘭東南,寶里苦山東麓,在大嵙崁溪上游鳥嘴山地區,海拔約五00多公尺。居民乃西元1742年由武道能敢移此。比亞外清代作批爺外社,也作白阿歪、白鴨尾。原意指一種豆名,為當地所盛產,稱『黃帝豆』,鄉內普遍稱該豆子為Thkun 或稱Qlipa, 僅只位居於現今台中市和平區及苗栗縣山區極少數者稱此豆為Pyaway。另一說原為頭目之名,因在日據時代反抗日警暴行而罹難,社民即以其殉身處稱比亞外。但實際上清代已有此社名,此說有待商確。比亞外在傳說中有一位婦女叫Yaway(亞外) ,在廣大的田園裡栽種Qlipa或Thkun(黃帝豆)。當時大嵙崁後山群部落人要到角板山、大溪等城鎮購買鹽、鐵器等時,徒步需要2、3天,位於大嵙崁Gong Gogan中游的Pyaway(比亞外)部落成中途站。Yaway( 亞外)最勤勞又好客,對往返交易的族人熱烈款待,使族人瑱飽肚子或住宿後再踏上旅程。因當族人經過比亞外部落時依定留下休息。 民國六十五年,部落族人向政府機關申請更改地名為「里安」,因此延用至今。近年來部落族人討論回復原地名「比亞外」,後在原民會100年度部落核定計畫中,正式更名為「比亞外」。比亞外部落經過部落會議決議於民國91年10月12日全體動員成立藍腹鷴保育巡護隊,巡護範圍為寶里苦溪右岸,奎輝溪左岸,鳥嘴山以北,並在部落入口意象至藍腹鷴雕像,以示部落全體共同保育生態環境共識。民國94年比亞外部落參與由原民會計畫專案補助的「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94年度部落資源池造產重點示範部落計畫」,經評選審查會議後比亞外部落以「桃園縣復興鄉比亞外生態園區計畫」在全台25件計畫評選中榮獲第二名佳績。

高義蘭(Raka):過寶里苦溪以南為高義蘭,高義村即由此得名,因其居於中位而且是最大聚落,由峽谷到山頂分為三個部落。下高義在公路旁,面對鷹山,高六00公尺:中高義位於其西南山坡,高九00公尺左右,高義蘭已靠近一、0七二公尺山頂。高義蘭有作口伊蘭。居民多自武道能敢遷來,與比亞外同時建村。民國三年(大正三年),戶數三十一年,人口數一八八人,日警分散其勢力,令十一戶五十二人由陀索(Tosou)帶領,於西元1931年(昭和六年) 七月十二日遷至新北市烏來鄉之哈脗地方,本社因多緩坡地帶、所以耕地多 、人口多、為高義村最大的部落。

蘇樂:蘇樂亦作索洛、蘇老,原意為頭目居地,居民來源與高義同。位於全村最南,位居高義村南山山腹,馬望曾呂山公路旁,海拔六00公尺至七00公尺之間,清朝末葉有三處集團:在北橫公路旁蘇樂站稍南四百公尺山腹地,稱卡候(Kahoe): 在蘇樂站稍西一百公尺山腹,稱可利(Kole):在蘇樂站北方一公里下方台地,稱伊玻厚(Ibox)。蘇樂之南巴陵橋處,是往三光和巴陵道路之分合點,地位重要。現今的蘇樂分為上蘇樂(Raka)與下蘇樂(Tksan)。上蘇樂於民國97年間因強颱侵襲造成嚴重的坍方,復興鄉公所對受災戶22戶分配組合屋,由1鄰遷至2鄰下蘇樂上方的白色建築物,受災戶等待5年多,永久屋完工,居民已進住。近年來該社長老教會以回復舊地名而取名為拉卡(Raka)教會。西元1911年(大正元年),卡澳灣群諸社掀起抗日,殺日警,毀電話線,日人乃於同年七月十五日,派宜蘭廳長小松吉久為首,攀登梵梵山,經可利占巴陵山,在塔卡散社與桃園隊,在高義蘭社與新竹隊聯絡,聯合攻打蘇樂,社人不敵,於同年十月二十二投降,民國四年(大正四年)四月一日正式由日人統治。日警旋即在一玻厚台地建水圳、種水稻、並另兩社併入,合稱蘇樂。北橫公路通車後,蘇樂社之一部遷來蘇樂站公路旁,自成一社,但仍併稱蘇樂。

楓香(Raga):原名洞口(Bling),位於榮華溪以東、寶里苦山東北坡,海拔500公尺。最早該地由內奎輝(Bnay)部落杜家遷徙來的人於現洞口部落上方居住,日治時代在此設警察駐在所。日本人投降回國後,國民政府將日原駐在所改為高義國民學校分校,於民國57年政府實施9年國民教育,因為該地形坡度險惡,無適當土地可建屋。因此杜家便分戶遷到現在的洞口部落。民國100年部落家族認為「洞口」之意不吉祥,故經過部落會議商討而改名,經部落會議通過後改名「楓香」部落。「楓香」意即楓為秋天葉子變深紅,可帶給部落祥和、豐望之地

TOP
加好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