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區華陵里


面積一二六平方公里,占全鄉總面積三分之一強,也為桃園縣面積最大的一村。本村大部份是一、五00公尺左右的山地,森林密佈。聚落分佈在一、000公尺左右之山坡,是本鄉屋脊地帶。北橫公路沿巴陵溪谷而行,是真正之橫貫,分全村南北兩部分,各有二個部落,以光華(哈嘎灣)、巴陵二者為大,故民國六十四年設村,以華陵村為名。101年桃園市升格,華陵村升格為華陵里。
 

巴陵(bu Balung):巴陵部落在巴陵山腰,今名上巴陵;另有下巴陵(Qphay)在北橫公路大漢橋附近,是公路完成後所興起的聚落。巴陵山高一、二二九公尺,俯看大漢溪谷三方出入路線。因西元1914(大正3年)設砲台以鎮壓居民,亦稱炮台山,二次大戰時方廢除,改為森林瞭望台,巴陵又作巴龍,馬崙或巴崚。泰雅語原意為檜木或巨木,此間為著名檜林帶,據說從前曾山洪爆發,上游流下大量的倒樹,社名拾以營居,因稱其村為巴陵。民國六十二年達觀山(拉拉山)因發現巨木群(俗稱神木),而成了觀光勝地,巴陵成了入山之門戶。民國五十八年以前只有七、八戶居住,現已形成新的社區。北橫公路完成後,開路的榮工有許多留此居住,也帶進新技術,巴陵以經營香菇和溫帶高級水果培植為多,水果以水蜜桃和世紀梨為主,現又有蜜李的栽種,因成果頗豐,使後山地區處處洋樓,家家也呈現代化。後山種植以巴陵、色霧鬧、高義和哈嘎灣四地段為主,其中以巴陵最為著名,而巴陵也因土地超限開發利用,使大漢溪淤沙嚴重,將縮短石門水庫壽命,故現行禁止濫墾濫伐。大漢溪沿途設三個攔砂壩,巴陵壩為第一個。

卡拉: 位於巴陵東北方三公里處,達觀溪南岸海拔九00公尺山坡上,亦為水果盛產地,觀賞達觀山巨木群,必須前往台北縣烏來鄉福山村古道,稱為『巴福越嶺』,卡拉是必經之地。

哈嘎灣:位於巴陵之南方,巴陵溪上有吊橋可過,部落散佈於一、000公尺上下之山坡上。原稱為奇沙瓦,意為瞭望台(櫓房),相傳以前多洪水為患,故建高腳屋為居。奇沙瓦後轉為哈卡灣,光復後轉為光華,居民原居住蘇樂一帶,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遷此。

嘎拉賀(Qrahu):亦作卡拉賀,位光華之南,把家灣山東坡、海拔一、一二0至一、一八0公尺之間,東面新興溪坑古,北橫公路上的萱源,有運木纜車道至此,亦可載人到達,地名含義為頭目、祖先,相傳因早期有某頭目出獵時,妻子買來此等候,紀念其事而命名。居民來源與光華社同,祖先是從三光的武道能敢部落分家遷徙而來。清光緒三十三年(明治四十年,1907年)以不堪日人壓迫,聯絡桃、宜、竹縣族人反抗,迂迴轉戰,給日人重大打擊,經三年乃昔,稱嘎拉賀之役,光復後改名為新興社,有整齊之梯田。新興農場,接受平地人之指導,栽種水果、香菇,為最大收益。新興為桃園縣最南之村落,村落的之後有溫泉。本地海拔高冷,山勢陡峭,傳統上除了狩獵之外,只能種植稀少的小米、地瓜、山竽維生。西元1949年(昭和9年) 有14戶共52人,搬到三下只能種植水稻的三光里,經過再三的遷徙後,許多居民搬到夠為便利的宜蘭大同鄉英士、樂水兩村。戰後改為新興,現今再更改回來稱為哈嘎灣。哈嘎灣為本市最南的部落,部落後方有野溪溫泉。四個部落以外,北橫公路沿途尚有三個招呼站,只有修路道班為房屋,並無固定村落。萱原、四稜和西村,早年是日警設哨以監視原住民之崗位。

TOP
加好友
(0)